厦门记,华侨博物院

2023-11-01 17 0

华侨博物院,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截至2017年3月,有七千多件展品。该馆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主持创办,并由侨胞和归侨捐款筹建。

1956年动工,1959年5月正式开放。华侨博物院在新建的牌楼式的大门上,镶嵌着廖承志先生题写的匾额。华侨博物院被英籍女作家韩素英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侨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院是陈嘉庚先生带头捐款倡办的,1959年5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17年3月,展览面积2400平方米,展出各种资料、照片1200多件,珍贵文物2000多件,各种珍禽、走兽、水产标本1000多件。

新加坡总领事馆发给李新(李大华)的自愿回国参战证明(1937年,马来西亚杨亚利捐赠)

《南洋商报》主办的救济灾民戏券(1951年,新加坡陈来华捐赠)

刊登在《南洋商报》上的陈嘉庚公司广告(1927年7月15日)

盖有新加坡陈嘉庚公司上海分行印章的和丰银行汇票(1931年6月27日)

陈嘉庚致陈永定函(1957年10月15日,陈永定子女捐赠)

陈嘉庚致陈永定、刘建寅关于《华侨博物院建筑工作》的函件(1956年9月3日,陈永定子女捐赠)

“华中之花”——纪念新加坡华侨中学100周年校庆镀金石斛兰工艺品(现代,新加坡陈立人捐赠)

厦门大学本科第一号毕业证书(复制件)(1926年6月22日)签发的是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 —— 林文庆

中宣部等九部委授予陈嘉庚“最美奋斗者”证书(2019年)

外销瓷(清,广窑豆青地粉彩人物楼阁图瓷盖盆)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寿山石雕(20世纪50年代)东西塔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泉州港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文明交流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船只模型

“猪仔”船是运载契约华工的船只,华工被强押上船后即被关进密不透风的舱底,舱内拥挤不堪,空气污浊,缺食少水,甚至疾疫流行,在长达数月的航行中,他们受尽非人折磨,死亡者众多。因此,“猪仔”船又被称为海上“浮动地狱”。

李大华《星洲日报》战地记者证

福民书局

百灵堂

《申请公民权表格》

民国政府财政部发行的救国公债(1937年)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1990年11月)

孔雀标本

龙首铜鐎斗(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漳州窑米黄釉瓷观音像(明末清初)

彩绘带盖陶钫(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彩绘陶男俑(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彩绘陶女俑(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酱褐釉五联瓶(东汉,公元25-220年)

贴花陶壶(唐,公元618-907年)

景德镇窑粉彩八宝(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豆青釉双耳夔龙纹瓶(清,公元1644-1911年)

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双耳瓶(清同治,公元1862-1874年)

珍珠地粉彩贴花牛头尊(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

窑变双贯耳方瓶(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

景德镇窑茄皮紫鹿头尊(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蓝地描金开光尊(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

粉彩八仙人物立像(民国,公元1912-1949年)

青白釉堆塑皈依瓶(宋,公元960-1279年)

三彩陶武士踏牛俑(唐,公元618-907年)

三彩陶文官俑(唐,公元618-907年)

黑釉剔花双系小口尊(西夏,公元1038-1227年)

青釉双龙耳瓶(唐,公元618-907年)

堆塑楼阁人物谷仓盖(三国,公元220-280年)

青釉达摩立像(清,公元1644-1911年)

错金银龙耳饕餮纹罍(明,公元1368-1644年)

逛完华侨博物院,来中华城吃点东西,中华城新增的网红文字打卡墙。

喜茶终于开到了中华城,开业前3天,每天9元喝喜茶,既然来了,就不能错过薅羊毛的几乎。

中山路,狭窄的道路,一到高峰期就堵的不行。

一杯“超多肉芒芒甘露”,解忧愁。

筼筜湖畔的岛内最贵小区 —— 帝景苑,十几万一平,没个五六千万都不好意思来这看房。

傍晚下的海湾公园,来看落日。

17点08分,落日时刻,太阳缓缓的消失在海的那边~

来海湾公园看落日的人还挺多,毕竟这里景色独好,只要天气佳,日落时刻心里总能乐开花。

帝景苑与“福建第一高楼” — 厦门国际中心,因一直烂尾,后来被中院裁定破产,接着被绿发集团花了近39亿元接盘,现在改名叫“厦门绿发新时代广场”。

17点37分,晚高峰的湖滨西路,看完日落,回去。

相关文章

厦门记,八市夜市
厦门记,重返厦大时光
厦门记,海上看金门
厦门记,通宵达旦回厦门
厦门记,南普陀寺
疫情间隙,回厦门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