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 - 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现在微观经济学体系最主要的奠基者,也是新古典学派的奠基人,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
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以马歇尔为核心的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即使是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占据西方经济学主导地位的年代,作为微观经济学基础的马歇尔经济学说,仍然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可以说阿尔弗雷德 - 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是经济思想史上各种学派理论的一次大综合。马歇尔在英国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包括约翰 - 穆勒的传统理论和新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数理经济学派等在内的经济理论,并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资本生产力论和节欲论等旧理论,同边际效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新理论结合起来,为19世纪后期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学做了总结。
《经济学原理》一书由七篇构成:
- 讨论研究对象、方法与目的;马歇尔说:“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
- 《若干基本概念》研究了财富、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资本和收入等概念。第一、第二篇具有总论的性质,为以下几篇的原理做了理论铺垫。第三到第六篇是《经济学原理》的主体部分,依次考察了消费、生产、交换和分配。
- 《论需求及其满足》研究人的需要和消费。
-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研究了包括人自身在内的,能够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的因素。
- 《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中,把第三篇中研究的需求理论和第四篇中研究的供给理论相结合,依据供求平衡原理,提出了均衡价值理论。
- 《国民收入的分配》中,马歇尔提出了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在他看来,各种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分别形成他们各自的收入。所以,分配论不过是用供求均衡观点去研究各个生产要素的价格。总体看来,供求均衡价格体系是贯穿《经济学原理》各篇的理论核心和主线。
《经济学原理》中的各个理论因素,基本来源于传统的经济学原理。它以边际效用论来说明需求,而以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但是本书对传统经济学原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不再把边际效用论或生产费用论当作是决定价格的独立因素,而是通过供求理论,把这两种原来互不相容的理论集合起来,形成了本书的理论核心——均衡价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分配论。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运用到的分析方法:
- 以心理分析为基础,和主观学派一样,认为经济学要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他认为人的心理动机会有力的影响人的选择行为,从而支配着人的经济活动。人类的行为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满足,另一种是避免牺牲。
- 强调“边际增量”的分析。马歇尔认为“在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总数量的关系没有与增加量的关系那样大。”
- 强调“局部均衡”分析。强调的均衡不是一般均衡而是局部均衡。
- 强调“静态”分析。在书中总是将自己研究的现象置于经济关系和相关因素不变的环境中。认为静态下,生产和消费、分配、交换的一般条件多是不变的。
由于马歇尔一方面继承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引入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使古典经济学理论获得发展,所以,人们把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一书看作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