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记,敦煌博物馆

2024-12-25 316 0

这个季节敦煌日出的时间是真的晚,一觉醒来七点多靠近八点,拉开窗帘外面依旧漆黑一片,看了下天气,才知道原来日出在早上九点,随即又接着躺床上看会电视,刷刷视频。九点多起床洗漱,下楼到二楼的酒店餐厅吃早饭,别说餐厅的餐食还挺丰富的。

水果:冬枣和小橘子

酥脆点心小食

餐桌也是采用了半包的形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安心吃饭。

元气满满的一天,得从一顿丰盛的早餐开始~

吃完早饭,回客房收拾好东西,随即下楼退房,步行一公里多,便到了敦煌博物馆。

敦煌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现馆建成于2011年。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整个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美观、庄重、大方。现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内设展厅、文物库房、放映厅、休息厅等,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共设6个展厅。博物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是弘扬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学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敦煌市博物馆被列为2008年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拥有标准文物库房和文物展厅,常年举办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主题的展览,展出文物1000余件,并负责全市境内文物的征集、宣传、管理、调查、维修等工作,是一个融文物保护、研究、征集、收藏、陈列展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现馆藏石器、陶器、铜器、瓷器、丝绸、汉简、砖刻等14类馆藏文物13481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38件(套),二级文物411件(套),三级文物1404件(套)。上迄新石器时期,下至明清时代,以汉唐文物最为丰富,史料价值最高,是古丝绸之路兴盛辉煌的历史印记。在馆藏和陈列文物中,有据今3000-4000年前出土的青铜器时期的夹砂陶罐、石斧、石镰、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证明敦煌先民们很早就在这块“沙漠绿洲”中生息繁衍;两关(阳关、玉门关)遗址和汉长城烽燧、驿站出土的文物最为丰富多彩,精美的丝绸,早期的纸张,完整的苣火等边关将士使用的军事、生活用品向人们倾诉着敦煌的古老与悠久;著名的敦煌汉简,记录了汉晋时敦煌地区屯田戍边的情况;魏晋十六国时画像砖,早莫高窟石窟艺术近一个世纪,画像砖绘画艺术,内容形式都与莫高窟有着渊源关系。北凉石塔是已知河西地区最早的佛教艺术珍品。敦煌市博物馆还有收藏的1900年发现,流散于敦煌当地的藏经洞文献,其中汉文81卷,吐蕃文237卷,梵夹式吐蕃文8482页,一些汉文文书和写经,堪称敦煌文献之精品。

  此外,历年来对悬泉置遗址、马圈湾遗址、祁家湾墓群、佛爷庙湾墓群等大型遗址和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一批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系统地普查了汉代长城、烽燧遗址。这些出土文物基本上涵盖了从青铜器时代到明清敦煌的各个历史时期,是昔日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辉煌与繁盛的历史印记。引用来源 敦煌博物馆官网

提前在小程序上预约免费门票,非旅游高峰期在现场扫码预约也是可以的,完成预约后可先在寄存柜自助寄存物品,然后刷身份证过安检入馆,今天恰巧遇到某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进入馆内参观前,走廊上的敦煌壁画~

四耳带鱼尾盖红泥陶罐(青铜器时代,约公元前2000-前500年,2007年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征集,敦煌市博物馆藏)

双系葫芦网格纹壶(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前2000年,1998年敦煌市公安局移交,敦煌市博物馆藏)

鸟型红陶罐(青铜器时代,约公元前2000-前500年,2007年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征集,敦煌市博物馆藏)

三足双耳彩陶罐(青铜器时代,约公元前2000-前500年,2007年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征集,敦煌市博物馆藏)

三足铜案(汉代,七里镇铁家堡)

铜牛车(汉代,2000年南湖出土)

毛口袋(汉代,1979年马圈湾)

悬泉置遗址复原模型

河仓城遗址复原模型

弩机残件(西汉,1964年甜水井采集)

汉简一组

毛皮袜(汉代,1998年玉门关遗址出土)

铜带钩(汉代,1982年南湖营盘林场)

石塔(北魏,1972年县城广场出土)

影塑佛像(北魏,莫高窟出土)

北凉石塔(残)(北凉,1981年三危山王母宫出土)

北凉石塔(北凉,1966年沙山塔内出土)

敦煌遗书P.2625(复制品)

西凉国建置县表

镇墓罐一组(魏晋)

持帚男仆(魏晋,1995年机场墓群出土)

饰门虎(魏晋,1987年机场墓群出土)

画像砖一组(复制品)

车马出行图壁画砖(魏晋,骆驼城南墓群)

朱雀玄武图壁画砖(魏晋,骆驼城南墓群)

牛车出行图壁画砖(魏晋,骆驼城南墓群)

播种图壁画砖(魏晋,骆驼城南墓群)

宴乐图壁画砖(魏晋,骆驼城南墓群)

通信校尉银印(魏晋,1987年三号桥墓葬出土)

陶独角兽(魏晋,1994年鸣山墓群出土)

武官俑(唐代,征集文物)

彩绘泥俑(隋代,1982年机场墓出土)

魌头(隋代)

彩绘陶俑(唐代,1982年飞机场墓葬出土)

陶女俑头(唐代,1993年苏家堡墓葬出土)

陶男俑头(唐代,1987年铁家堡唐墓葬出土)

围棋子(唐代,19892年寿昌城出土)

陶马俑头(唐代,1987年铁家堡唐墓葬出土)

陶俑(唐代)

镇墓兽(唐代,1972年苏家堡墓葬出土)

陶牵驼俑(唐代,1987年铁家堡唐墓葬出土)

骆驼俑(唐代)

镇墓兽(唐代,征集文物)

武官俑(唐代,征集文物)

镇墓兽(唐代,618-907年,2008年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征集,敦煌市博物馆藏)

天王俑(唐代,征集文物)

天马砖(唐代,1981年三危山老君堂出土)

天王俑(唐代,征集文物)

双人双马砖(唐代,1995年机场墓群出土)

文官俑(唐代,征集文物)

敦煌博物馆按比例复制的莫高窟第45号窟全貌

莫高窟第45号窟仿制壁画

莫高窟第45号窟仿制壁画

陶俑(唐代)

古藏文写经(唐代箧式,双面写。莫高窟十七窟。)

锁子甲(明代,1972年县农具厂征集文物)

宗喀巴铜造像(明代,馆藏文物)

瓷雄鸡(明代,1951年县政府移交)

藏传佛教铜塔(明代,征集文物)

四臂观音铜佛像(明代,捐赠)

释迦佛铜造像(明代,征集文物)

馆内墙壁上的巨型佛像壁画

龙纹砖(五代,三危山老君堂采集)

清代卫城模型

玉雕关羽像(清代,捐赠)

绿釉小陶罐(清代,征集文物)

寿星酒杯(清代,1986年征集文物)

财神爷像(清代,1966年五墩公社交)

瓷罐(清代,1981年征集)

观音造像(清代,1966年五墩公社交)

吕洞宾铁像(清代)

木狮子(清代)

龙戏牡丹砖(清代,捐赠)

模制魁星砖(清代,馆藏)

敦煌文物保护的先驱 —— 最后一任县令汪宗翰

《黄袍山古进士之乡》:

一门五进士,祖孙三尚书。五里十进士,一山百文人。

肃州总兵赵官印(清代)

诰命(清代)

七弦琴(清代,1956年县人委移交)

《敦煌县志》(清代)

月牙泉怀古,千佛洞歌碑拓(民国,1981年征集)

参观完敦煌博物馆,出展馆通道一侧的墙面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真的很不错。

《自然之歌》,民间非遗手工艺,采用拼接工艺,作品展示了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风光,雪山、河流、蒙古包、动物等等,精致而洒脱,粗狂的羊毛质地烘托出自然的生命力和矿达心境,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特色。

《远山云湖》,民间非遗手工艺,采用手工擀压工艺,作品理念:放眼望去,如山,重峦叠嶂,似云,自由缥缈,似湖,波光粼粼。是磅礴,延绵不绝;是轻盈,光影层层。色彩巧妙混合交织,丝线与羊毛的混合,莹润遇见朴厚,将精致轻盈的景物收进了浩渺时空,灵动且旷远~

博物馆内还摆了一个巨大的“外星人”雕塑,看着还挺可爱的,哈哈~

逛完敦煌博物馆已经是十一点半,随即马不停蹄的出门,搭出租车前往莫高窟数字中心,预约的十二点半莫高窟门票,开启本次敦煌的最后一站 —— 莫高窟。

相关文章

新疆博物馆: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
兰州记,中转小记
湄洲妈祖,谒祖进香(下)
湄洲妈祖,谒祖进香(上)
华谊,2025跨年盛典
敦煌记,再见敦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