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故宫博物院国子文脉展

2023-01-23 732 0

北京故宫博物院已经不在现场售票了,所有的门票都需要提前一天在“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上提前预定,然后在故宫博物院的“午门”外验票过安检,门票40元/人(淡季价格,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旺季60元,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另外:故宫周一闭馆!

故宫内还有两个单独付费的展馆:

  • 珍宝馆门票:10元/人
  • 钟表馆门票:10元/人

故宫的正门 —— 午门,"阙门曰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关于"推出午门斩首"历史上是没有的,倒是被拿出午门"廷杖",廷杖就是当廷杖责,是明朝一种特有的惩处官员的特刑。受这刑法,廷杖之下,被打致死都是常有的事。

在午门进门的一侧有租赁故宫讲解器的,价格为20元/个,有自动感应,逛到哪个地方,就会自动播放当前位置的讲解;在出故宫时,在出口处归还即可。

内金水桥,位于太和门前的五座石桥。明初所建,内金水河经此流过。桥为单拱券式,居中一座为御路桥,供皇帝通行,桥长20余米,宽约6米,两侧汉白玉栏杆,望柱头雕云龙纹饰,形制等级为五桥之首。其东西两侧各有桥两座,为王公大臣,文武官员等通行之桥。

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午门进宫

进入午门,在午门的一侧有“国子文脉 —— 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展出时间:2023年1月16日至4月2日,在入口处扫描二维码进行现场预约免费门票,然后刷身份证上午门城楼,展馆在午门的城楼里。

站在午门城楼上,观午门西侧的城墙。

从午门城楼上俯瞰午门外的游客,虽是大年初一,但依旧抵挡不住逛故宫的热情。

国子文脉 —— 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 正楼展厅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着力践行“修齐治平”的人生志业,在哲学、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都成为了中国民族的珍贵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发挥着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用,这些人物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 进士。

本次展览选取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百余件文物珍品,以“进士之路”、“博学鸿儒”、“艺苑群英”三个单元展示历代进士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和王守仁、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北宋道德楷模和文学大家范仲淹、清代史学家赵翼,以及杜牧、黄庭坚、马和之、陆游、王世贞、董其昌等等。

泱泱中华,人才辈出,他们植根于脚下这片热土,奋发自强,结出硕果,溢出芬芳,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常绿长青,希望 通过此展,观先贤之翰墨华章,念鸿儒之学问德操,见贤思齐,心有戚戚。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翁森 (南宋)

书房场景:黄花梨翘头案、黄花梨圈椅、硬木砚盒盖、玉太湖石形笔架、黄花梨玫瑰椅、黄花梨圆角柜 ... ...

进士之路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功名。进士科自隋代始立,后演化成唯一的科目,历经千余年,为国家选拨人才,任用官员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考取进士是天下读书人实现为国贡献才华的奋斗目标。他们勤勉苦学,逐级应试,最终登科及第,大展宏图,并深刻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国家的命运。

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自汉代始,《论语》为儒家核心著作之一,而《孟子》原属诸子百家,《大学》《中庸》仅为《礼记》中的篇目。唐宋之际,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后三部著作地位不断提高,逐渐与《论语》并提。宋儒朱熹为此四书作注解,分析章节句读,又融会各家之说,书成后合并刊行,名为《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始。

自元延祐元年(1314)恢复开科取士以来,元、明、清三朝均将此书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

五经四书大全,“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明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朱棣命湖广等人以朱熹的理学思想为主,集众家切当之言合刊此《五经四书大全》,颁行天下;又令两京六部、国子监及天下府、州、县学阅读并讲授此书,将其列为科举考试的国家标准。

湖广(1370 — 1418),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县人。明建文二年(1400)状元,南宋名臣胡铨之后。

御注孝经,“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之一。“孝”也是儒家理论思想的核心内容,维系并规范着中国社会、家庭、个人的道德准则。《孝经》在汉代就被列为儒家经典,是考核、选拔官吏的重要科目,称为“举孝廉”;南宋时被列入“十三经”之一。

清初,顺治帝以孝治天下,科举考试取《孝经》命题;又集古今之说,更互考订而作此《御注孝经》。是书开本宏阔,字大如钱,文词浅显易懂。

钦定科场条例,是书为清代礼部办理全国各级科考的具体条例,对乡试、会试、殿试、考官、试题、阅卷、申额、回避、禁令、坐号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科场条例》于清顺治二年(1645)首次颁布,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订,使清朝科举制度得以正常运行。每逢乡、会试,均要颁发监临、知贡举、正副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各省布政使各一部,并要求“榜示于通衢,遍行晓谕”。

三场策谕,明人考试图横轴(复制品)此图绘贡院内科举考试的场景。考场上三位考官正襟危坐于大堂中间,左右各有一同考官在小厅中。考棚在甬道处依次按照千字文顺序,标出“天字号”、“地字号”等匾额。考生坐落于两侧整齐排列的号舍,号舍前站立着防止考生舞弊的监考人员。此图为我们了解明代科举考试及其监考制度提供了形象资料。

光绪甲午科乡试朱卷册,乡试及会试时,为防止考官认出考生字迹而徇私舞弊,故将原卷经专门的书手朱笔誉录,再进行评卷,称为朱卷。

此为誉录光绪甲午科乡试卷,作者分别按考题《论语》《中庸》《孟子》中一句话为题作三篇文章及五言八韵诗一首,后附考官评语。此卷非会试原卷,为书手所誉抄。阅此卷,可一窥清代科举乡试之佳作。

清人乙丑同年雅集图卷,此卷描绘嘉庆十年(1805)乙丑同榜进士共二十人的雅集活动。图中人物身着长袍,神态自然祥和,或文酒宴集,畅叙幽情,或溪边垂钓,陶情养性,或欲挥毫落纸,游戏翰墨,表现了同年进士之间的高情厚谊和文人高雅的生活情起。画中人物有漕运总督朱为弼、内阁学士姚元之、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榆林府知府徐松等人。

会试录、登科录。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在不想改变科举制度的前提下,开“经济特科”考试,如问《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则国用饶民用给;今欲异物内流,而利不外泄,其道何由策》等,力求通过改革考试内容,选拔富国强兵的人才,以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是光绪帝三十岁寿辰,原定为恩科(辛丑科),正科(壬寅科)推迟一年。但北京贡院毁于庚子国变,又受《辛丑条约》影响,会试地点改为河南开封贡院,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恩正两科合并举行,也是唯一一次设有“经济特科”的科举考试。

葛斗南殿试卷,此卷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葛斗南所书殿试卷,第一部分卷前上、下各盖有一方“弥封官关防”印章,此印为殿试交卷后,弥封官将卷面对折成筒状,用纸钉钉固,以纸糊之,将其姓名封藏后所盖。第二部分朱笔书“第三甲第四十六名“殿试结果。第三部分为试策正文,均使用“馆阁体”所书,第四部分有朱文大木记戳,上面有印卷官姓名。文曰印卷官礼部仪制清吏司臣郝士錞、董国礼、王作舟三人。
葛斗南(1680—1731),宇梁公,号敬甫,兖州府单县(今山东单县)人。

余士吴钺合画徐显卿宦迹图册 —— 琼林登第

徐显卿(1537-1602),宇公望,号检庵,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入选庶吉士,历官翰林学士,吏部侍郎。

《徐显卿宦迹图》册凡廿六开,绘其十二岁至五十一岁的生平行状。各开由徐显卿请画家余士、吴钺据其诗所绘成图册,每开对题分别有徐显卿所书诗序及五言古诗。“琼林登第”,绘隆庆二年 (1568),三十二岁的徐显卿考取进士,赴琼林宴的场景。“琼林”指琼林宴,即皇帝于科举考试完毕后赐新科进士之宴会。徐显卿至此开启仕宦生涯。

印版五子登科文门神码(复制品),此幅为民间年画,”五子登科“图案有着吉祥的寓意,希冀多子多福,子嗣登科致仕,光宗耀祖。

相关文章

丽江记,束河古镇(下)
丽江记,束河古镇(上)
体验记,宜必思丽江七星街店
丽江记,古城夜色
回丽江,吉祥航空HO1071公务舱记
香格里拉,噶丹 · 松赞林寺

发布评论